辣文御书屋

第172章 抚治特区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辣文御书屋】地址:www.tsumugiorch.net

随着李恩一声高吭的‘唱’诺: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

朝会正式开始了。

官员在奏事的时候,需要跪于御前用官话大声朗读自己的奏疏。

如果该官员口齿不佳或声音不够洪亮,鸿胪寺有专门的官员代读奏疏。

皇帝在听完该官员的奏事后,给予旨意。

随后该官员退回,下一个官员出班奏报,如此循环直至无人奏事(或主持朝会的鸿胪寺官员叫停),则朝会奏事结束。

在这种按部就班的程序化操作中,所谓的朝会辩论是不存在的。

规则上就不允许,时间上也不允许。

所以侯平前世电视里演的什么朝堂辩论都是假的,骗子,彻头彻尾的骗子。

后世的人经朝以不上朝来攻讦明朝皇帝不管事,但事实上最先对朝会表现出懈怠的不是皇帝而是大臣。

最初只是少数官员以各种理由请假、缺席,从宣德时期就开始出现大面积缺席的现象。

宣德元年七月初四日早朝,公、侯、伯、尚书等三十人无故不到。

宣德六年六月初八,文武官早朝一次不到者五百多人、二三次不到者三百多人。

到了弘治朝,因为缺席的人员太多,导致午门没什么人,晨钟一响,却有千余乌鸦飞起,因此被戏称为“鸦朝”。

朝会上其实也处理不了什么时政,因为大量的时间都花在高声朗读奏疏上了。

虽然有皇帝给出批复的环节,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皇帝是无法给予明确旨意的。

因为没有人能将整个大明朝的资料都装在脑子里,皇帝自然也没那个能力。

像一些复杂的政务,例如某地出现灾厄,官员们请示皇帝如何处理。

你让皇帝怎么回答?

他可能连那个地方在哪儿都不知道,连意向性的意见都给不出来。

所以说不是皇帝怠政,不参加朝会,是因为没谁能长时间的白耗在这种没什么实际作用的事情上。

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朝会是在露天举行。

京都冷的时候能有零下十几度,在这么刺骨的寒风中,谁能在露天环境下待着?

就比如现在,都二月份了,已经立春。

但是京都的早上依旧清冷的可怕。

就这,站在三班的最后的侯平也依旧冻得直想彼其娘之,还偏偏不敢发抖,怕被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大唐:睡猛了,把自己睡到大唐了 大唐超时空: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包租婆日记 我有一剑:独断万古后,震惊青儿 我在现代留过学 弃少:从种田开始发家